A股:周二,2月18日,行情不太对劲,两个信息来了!
在2月18日的A股市场中,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颇为波折的行情。昨日成交量放量超过2200亿元,而今日早间却迅速缩量至同一水平,三大指数在放量时滞涨,缩量时又并未出现大幅下跌,这样的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心生疑虑:这是否是行情见顶的信号?
与此同时,港股市场却呈现出高位震荡的态势,恒生指数、恒生科技指数持续上涨,但遗憾的是,这并未能带动A股实现短期内的快速拉升。相反,A股市场内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歧。值得注意的是,A50期指当月连续指数在早盘9:40分出现直线拉升,这反映出外资对于A股市场的看多信心依然较强。然而,内资似乎并不买账,近三个交易日内已流出资金超过1400亿元。内外资之间的这种分歧,无疑给市场上涨的步伐带来了不小的阻碍。
展开剩余63%那么,为何周二的A股行情会显得如此不对劲呢?北证50指数、港股都在拉升,而A股却原地踏步。这背后,主要有两个信息在影响市场的走势。
第一个信息是高位人气股的退潮。今日,传媒、人工智能等板块领跌,而银行、新能源和电力等板块则表现出上涨态势。如果A股市场正处于高低板块的切换行情中,那么创业板指数的跌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。然而,今天的实际情况却是,大盘在银行板块的拉升下保持了偏强的震荡,而创业板在缩量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大跌。这说明,当前的股市不仅“跷跷板”效应再现,而且超跌板块的补涨走势仍在持续发酵。高位人气股的跌停对市场的短期情绪产生了影响,导致科技和红利板块之间存在资金争夺。新能源等超跌板块的反弹,则暗示了A股本轮行情中,上涨有资金推动指数走高,下跌时同样有资金在积极入市。因此,今天的缩量走势对市场本轮的上涨影响相对较小,并不足以构成A股见顶的信号。板块间的有序轮动也说明股市仍未迎来真正的转折点。第二个信息是银行板块的强势表现与国债期货的持续下跌。四大行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,而国债期货跌幅却在不断扩大。银行板块的强势可能造成市场一定的虹吸效应,吸引部分资金流入到股市中。然而,A股今日却停滞不前,港股再度强势拉升。这其中的不对劲之处在于,并非仅有银行板块走强能够影响短期情绪。如果当前的状态持续上演,那么尽管三大指数在成交量方面出现异常波动,但A股的风险偏好仍有望在本周得到提升。在这样的行情下,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:一、市场仍处于板块轮动的过程中。权重板块虽然表现较好,但大部分仅是反弹行情,反弹后再度回落的可能性较大。而前期超跌的新能源等板块并未受到权重板块拉升的影响,这意味着一旦A股回暖,普涨效应仍有可能出现。二、三大指数的抗跌迹象十分明显。在外围股市强势的背景下,A股有望在短期震荡后回归题材概念的炒作风格,从而继续推高三大指数的上涨。综上所述,尽管周二A股市场的行情波折不断、个股跌多涨少,但大部分的个股仍处于震荡走势中,仅高位股的跌幅在扩大。而股市的缩量对于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小。一旦短期的抛售情绪得到缓解后,A股大概率仍会以普涨的格局继续演绎其上涨行情。投资者们应保持冷静、理性分析市场走势,以把握其中的机遇。
发布于:浙江省